会议纪要的内容结构、写作要点
来源:本站 时间:2023/7/27 9:12:19 次数:
会议纪要的内容结构、写作要点
会议纪要是党政军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经常使用的一种公文。本文就会议纪要的写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其中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什么是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一种记载、反映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纪实性公文,是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指导工作、解决问题、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会议纪要可以多向行文。向上级机关汇报会议情况,以便得到上级机关对工作的指导;向同级机关通报会议情况,以便得到同级机关的支持配合;向下级机关传达会议精神,以便统一认识,贯彻执行。
会议纪要的种类
1. 决议性会议纪要,主要记载和反映会议作出的重要决策事项,常用于各级领导机关的办公会,如省长办公会议、市(县)长办公会议等。
2. 协议性会议纪要,主要记载双边或多边会议有关内容及其达成的协议等情况,常用于领导机关主持召开的多部门协调会或不同单位共同召开的联席办公会等。
3. 研讨性会议纪要,主要记载和反映经验交流会议、各种专业会议或学术性会议的研讨情况,主要用于职能部门或学术研究机构召开的专业会议、学术研讨会议等。
会议纪要的内容结构
一 标题
1. “会议名称+纪要”,如《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等。这类标题最为常见。
2. “正标题+副标题”,正标题提出问题或揭示会议主旨,副标题多为“会议名称+纪要”。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xx市xx区教育工作研讨会纪要》。这种标题常见于报刊发表的会议纪要。
3. “发文机关名称+议题+纪要”,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市场管理工作会议纪要》。
二 正文
1. 开头:
主要用于概述会议的基本情况,包括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会议议程和主要成果等,然后用“现将会议主要精神纪要如下”或“现将这次会议研讨的几个问题纪要如下”等过渡句转入下文,文字一般都比较简练。 常见的写法有两种:一是列项式,即将会议名称、时间、地点等要素依次列出,各占一行,使人一目了然。这种写法多用于办公会议纪要。二是概述式,即将会议的基本要素用一段文字作简要叙述,使人看后对会议情况和基本精神有个大致了解。
2. 主体:一般包括会议研究的问题、讨论的意见、作出的决定和提出的措施办法等。
(1)条款法,就是把会议议定的事项用条款方式加以简要说明,分别冠以一二三四的标号,一条写一个事项。这样表述简明扼要,适用于部署工作的会议或办公会议,也适用于工作协调会等。
(2)综述法,就是将会议所讨论、研究的问题综合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集中谈一个方面的问题,较复杂的工作会议或经验交流会议的纪要多采用这种写法。
(3)归类法,有些工作会议涉及内容较广,讨论的问题较多,这就要求按讨论问题的性质或议定事项的不同分类进行整理,分别列出序号、标题来叙述,每个标题下面视内容多少,或分段或分条来写。
(4)摘记法,就是按会议发言顺序记录每个人的发言要点,根据各人提出问题的不同角度,整理成几个问题,并署上发言人姓名、职务,有时还要加上小标题。
3. 结尾:
有的向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为实现会议目标和任务而奋斗的号召或希望;有的就会议议定的有关问题,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有的向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要求;有的则对会议意义和收获进行评价等。
三 文尾
会议纪要一般也有文尾,与其他文件类同,主要是会议纪要的印发机关、成文日期、发送单位等内容。
会议纪要的写作要点
二是求“准” 准确性是会议纪要的基本要求。首先,内容要准。会议议定的重要事项比如经费、时限、责任人等一定要准确翔实地记录下来,不能有任何出入。例如,关于经费使用的决议,要详细写明金额、拨款单位、拨款时间、拨款方式,防止日后出现问题无从对证。 其次,用语要准。参会人员在讨论或讲话中,对一些专业术语、专有名词可能一带而过,说的是不规范简称或俗称,比如把××省(市)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省(市)第×届委员会第×次会议,统称为×届省(市)人大(政协)第×次会议,类似情况应在撰写纪要时注意核对订正。 最后,记录要准。纪要撰写人员要全程参会,做好录音和记录,核对好参会人员,对于一些大型会议,经常会有“替会”情况发生,要以签到情况为准记录参会人员。
上一条: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
下一条:做人守秩序 做事重程序